蓄热燃烧(RTO)与催化燃烧(CO)的异同点,看完果断收藏了!

发布时间:

2020-06-04 14:44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整治力度加大,工业VOCs废气污染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对废气治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治理效果的可靠性、废气种类的广适性、工艺的安全性等要求,大部分地方政府颁发的VOCs治理政策指导意见中废气治理工艺基本上是吸附、吸收、热分解(焚烧)3种工艺及其组合工艺。          (焚烧)热分解工艺成为VOCs废气治理的主流后技术装备上得到了很大发展提升,但由于很多环保公司的工程设计人员与业主单位缺乏在初始设计时深入沟通、装置运行时及时反馈、事故出现时的有效解决方案,使其不了解热分解工艺特性盲目设计,导致各地频频出现装置爆炸、高能耗停开、装置故障率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给整个废气环保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因素。

 

01 热分解工艺简述

 

热分解工艺一般分为直燃(TO)、蓄热燃烧(RTO)、催化燃烧(CO)、蓄热催化燃烧(RCO)4种,只是燃烧方式和换热方式的两两不同组合,主要可以用于处理吸附浓缩气,也可以用于直接处理废气浓度>3.5g/m3的中高浓度废气。

 

1)TO是将高浓废气送入燃烧室直接燃烧(燃烧室内一般有一股长明火),废气中有机物在750℃以上燃烧生成CO2和水,高温燃烧气通过换热器与新进废气间接换热后排掉,换热效率一般≤60%导致运行成本很高,只在少数能有效利用排放余热或有副产燃气的企业中应用。

 

2)RTO的燃烧方式与TO相同,只是将换热器改为蓄热陶瓷,高温燃烧气与新进废气交替进入蓄热陶瓷直接换热,热量利用率可提高到90%以上,理念先进,运行成本较低,是目前国家主推的废气治理工艺。

 

3)CO是采用贵重金属催化剂降低废气中有机物与O2的反应活化能,使得有机物可以在250~350℃较低的温度就能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属无焰燃烧,高温氧化气通过换热器与新进废气间接换热后排掉,热量利用率一般≤75%,常用于处理吸附剂再生脱附出来的高浓废气。

 

4)RCO燃烧方式与CO相同,换热方式与RTO相同,由于投资堪比RTO,能处理的废气种类受催化剂影响又比RTO少,所以很少企业采用RCO工艺。热分解以RTO和CO的应用例子较多,如果用于处理吸附脱附的浓缩气,两者差别不大,但若直接处理中高浓度废气时有很大区别,需要企业认真对待。

02 RTO与CO在处理中高浓度废气中各方面的异同

 

现就废气适用种类、废气浓度、废气流量、辅助能源、仪表自控、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动力负荷、主设备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

 

2.1 废气适用种类

 

两种工艺都可以用于处理烷烃、芳香烃、酮、醇、酯、醚、部分含氮化合物等有机废气。含硫磷类废气会使催化剂中毒,不适合用CO处理,而如果忽略含硫磷废气燃烧时对设备仪表的少量腐蚀,可以限制性的使用RTO处理。

 

由于处理温度均<1150℃,两种工艺都不能用于处理含卤代烃废气以避免产生二噁英。部分类似硅烷类的废气因为燃烧后生成的固体尘灰会堵塞催化剂或蓄热陶瓷或切换阀密封面,所以RTO和CO都不能使用。

 

含漆雾粉尘类废气要预过滤以避免切换阀关不紧、蓄热体阻塞等现象,RTO的预处理要过滤到至少F6级;而CO处理废气主流通道上无切换阀,加上可以采用让废气流速较高粉尘不易结存、定期给整个系统升温回火将粉尘剥离分解等方法,因此CO的预处理只需简单过滤到G4级。

 

此外,因为含易自聚有机物(如丁二烯、丙烯酸酯等)废气会影响到切换阀的有效开闭,同时也可能在位于废气进口处的蓄热体上低温沉积,使用RTO处理该类废气时会有安全隐患,而CO则不受影响。

 

2.2 废气浓度

 

 

由于温度的提高会降低有机物爆炸下限浓度,通常要控制废气进口浓度<25%LEL,常见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25%LEL如表1。

有机物氧化分解会放出大量热量使得废气温升,计算1000mg/m3的常见废气有机物绝热温升如表2。

以CO处理室温20℃的甲苯废气为例,为避免催化氧化处理后排放气“白烟”和冷凝湿气对设备的腐蚀等情况,排放气温度一般取>105℃,再考虑到换热效率则常温废气进出装置后的实际温升应>100℃

 

如果催化燃烧起始温度为250℃,那么废气催化氧化后的温度为350℃,则对应废气初始浓度约为3130mg/m3时可维持系统热量平衡而不用额外能源。若废气浓度进一步升高到25%LEL,废气氧化后温度可达587℃,此时催化剂易流失且设备材质要求耐热钢,因此除非在催化剂层间安装换热管系统及时移走热量,否则CO处理甲苯废气最佳浓度为3130~9390mg/m3。

 

废气如果进口浓度过高,可进风稀析,稀析阀与氧化气温度连锁;废气进口浓度如果为2130~3130mg/m3,可用电或燃气提升废气进催化剂层的温度达到催化起燃温度250℃;废气进口浓度如果<2130mg/m3,可吸附浓缩后再用CO处理脱附出的浓缩气;如果废气初始温度较高,比如很多烘箱废气有80℃,此时CO能处理的废气浓度可以相应降低到1560mg/m3。

 

同样以RTO处理20℃的甲苯废气为例,由于RTO的燃烧炉内要有一个长明火点燃废气,而1.672×106kJ的燃烧器长明火消耗约5m3/h的天然气提供部分热源,因此系统维持热量平衡的废气进口浓度最低可以到1700~2000mg/m3。如果RTO装置设计从燃烧室引出部分高温气体另行降温后回到燃烧室以避免燃烧温度>1000℃的工艺,则可以提高RTO处理废气的最高浓度到25%LEL。

 

2.3 废气流量

 

一般单套RTO处理废气流量为8000~50000m3/h,处理废气流量<5000m3/h时的RTO装置投资费比不合算,而处理废气流量>50000m3/h则很容易出现偏流、局部过热等现象影响废气分解效率。单套CO处理废气流量为1000~20000m3/h,废气流量再加大,高效换热器设计困难且催化剂层也会出现明显偏流局部过热现象影响废气分解效率。

 

2.4 辅助能源

 

RTO的燃烧室需要一支长明火,加上设备自重大、预热时间长,一般使用液化气、天然气、轻柴油等做为辅助能源,不建议使用电热。

CO同样可以使用液化气、天然气、轻柴油等做为辅助能源,由于设备自重较RTO轻50%,为了避免增加一个需监管的危险源,推荐使用电加热(前提是废气浓度>3500mg/m3),处理废气流量15000m3/h的CO装置电加热系统只180kW,其预热时间≤1.5h。

 

2.5 仪表自控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除燃气系统外RTO还需有大量的压力温度检测和切换阀门,且对阀门、仪表、自控等要求较高;而CO的废气主流通道管路无阀门,只有简单的温度连锁,自控要求较低。

 

2.6 安全风险

 

RTO和CO都非常适用于处理如涂布、印刷、制革、化纤、注塑等有机物浓度、种类、流量平稳的流水线废气,尤其是带温度的烘干废气若采用吸附法还需要前置降温到<45℃,但如果使用RTO或CO,就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余热,大大降低废气处理成本和整条流水线的总能耗。可当部分环保企业将RTO用于储运和化学合成企业的废气处理时却出现很多的爆炸事故,爆炸基本上是废气来源系统遇装置回火爆炸,主要原因如下:

 

1)RTO系统在装置初运行时一切顺利,但是运行1~2年后,部分仪表、调节阀会出现故障或突发停电、停仪表气等,导致系统安全自控设计失效,系统超温爆炸。事实上大部分的业主是不具备有仪表自控专业维护人员,很难做到预判并及时更换仪表阀门。

 

例如,废气进口浓度需控制在<25%LEL,若采用气相色谱型在线检测仪,仪器采样检测得出结果加上自控阀响应时间>30min,失去安全控制意义,因此一般采用较灵敏的光离子型在线可燃探测仪(3选2),该探测仪半年需强制检验1次,但是如果废气中含有水汽、粉尘等将大大降低该检测头寿命,而这种仪器失灵是突发性的。

 

2)RTO系统尽管采用了一系列安全设计,如废气收集预处理系统的防静电、废气进口浓度与稀析阀连锁、废气预混缓冲罐、废气风机与负压连锁、废气水预洗涤等,但是化工厂一定会有事故气紧急排放或某些高浓废气正好集中排放导致的废气浓度暴增数倍的小概率事件,而处理10000m3/h废气流量的RTO装置的缓冲罐容积最大也≤20m3,折算缓冲罐内停留时间<8s,过短的缓冲时间导致装置的阀门切换等来不及,废气总管和预处理系统出现回火爆炸。这是明火作业的RTO的本性决定的,是无法根除的。

 

CO属无焰氧化,加上换热器等金属结构隔离,就是回火废气来源也达不到燃点;CO工艺管路上无阀门切换,不存在仪表失灵安全风险。

 

2.7 环保风险

 

RTO要求废气来源气量和浓度稳定,设计操作负荷弹性小,因此只适合用于连续稳定的流水线废气,如果业主有间歇短暂高浓废气产生,则会频繁出现因安全浓度下限要求导致废气在进装置前被部分排空,存在环保风险。

 

RTO装置设备繁杂,部件多,易出现设备故障废气排空事故。而CO要求废气流量稳定,可以接受间歇的短暂的高浓废气。CO装置设备简单,部件少,设备故障也少。此外RTO燃烧室存在死角,废气综合处理效率95%~97%,而CO废气是均匀通过催化剂层,处理效率>99%,因此CO比RTO更容易环保达标,尤其是新环保标准甲苯类废气从40mg/m3排放标准降低到10mg/m3后,RTO易出排放不达标环保事故。

 

高温RTO会产生NOx,而CO因处理温度低不产生NOx,尽管目前国家对有机废气装置的NOx尚未规定,但从锅炉废气治理发展历史来看,将会对处理气量>10000m3/h的废气装置提出监管要求。

 

2.8 动力负荷

 

RTO通过精密过滤、2次总厚约2m的蓄热陶瓷,装置阻力至少3500~4000Pa;CO只需通过简单过滤、2次通过列管换热器、总厚0.4m催化剂层,装置阻力<2500Pa,同样的10000m3/h处理气量,RTO风机电机要22kW,CO风机电机只需18.5kW,处理风量越大,风机功率差别越大。电机功率每减少1kW,每年电费减少3000元。

 

2.9 主设备投资

 

不计RTO装置对业主要求的废气预处理系统投资(通常由业主承担),10000m3/h处理气量RTO主设备投资费用约100万,而CO主设备投资费用约60万。

 

2.10 运行成本

 

以10000m3/h处理气量为例,RTO至少要保证燃气长明火的基础消耗,CO只要废气浓度能源;RTO电耗比CO高5kWh;5年1换,其二次废料要做危废处理,CO的750kg催化剂2年1换,失活催化剂返厂回收。

 

03 结论

 

分别从废气适用种类、废气浓度、废气流量、辅助能源、仪表自控、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动力负荷、主设备投资、运行成本10个方面分析的RTO与CO的异同,以期为企业在VOCs废气处理装置选型时提供参考。

 

END

相关新闻

VOCs攻坚!生态环境部即将发文《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决胜之年。我们将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优化调整,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推进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0/06/04 14:39

车市下行 汽车零部件企业承受了哪些压力?

汽车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收窄,新能源、智能网联的规模化、产业化趋势不可逆转,市场或许也更加看重这方面的成长性。   车市下行压力之下,与整车企业唇齿相依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首当其冲受到波及,业绩呈现普降之势。   近期,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相继公布三季度财报,从整体情况上看不甚理想。除了宁德时代(300750.SZ)、宁波华翔(002048.SZ)等少数企业

2019/11/13 14:05

各地征收VOCs排污费大盘点

以VOCs污染防治为重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排放浓度低于本市排放限值的50%(含50%),且当月未因污染环境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的,收费标准为10元/公斤。环保违法者加倍。存在未安装废气治理设施、废气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VOCs排放超过本市标准等环境污染行为的,收费标准为40元/公斤。  上海:对按本市工业VOCs治理方案要求完成废气治理的,排放浓度低于或等于排放限值的50%,且当年未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的,按收费标准的50%计收排污费;对于未按方案要求完成废气治理的,或废气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等环境污染行为的,按收费标准的2倍计收排污费。为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列入国家和本市限制类、淘汰类名录的相关企业(工艺、设备、产品等)实施差别化收费,与本市差别电价等政策形成合力。其中,对淘汰类相关企业按收费标准的2倍计收排污费,对限制类相关企业按收费标准的1.5倍计收排污费。  江苏:实行差别化收费政策。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在规定排放标准80%-100%之间(含100%),按基准收费标准计收排污费;在规定排放标准50%-80%之间(含80%),按基准收费标准800/0计收排污费;低于规定排放标准50%(含50%),按基准收费标准的500/0计收排污费。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高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或者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的,按基准收费标准力口一倍征收排污费;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加二倍征收排污费。  安徽:企业VOCs排放浓度值超过规定的排放限值或者企业VOCs排放量高于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的,按收费标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加二倍征收排污费。  湖南:根据VOCs排放监测技术水平,企业VOCs排放浓度值高于国家或省规定的排放限值,或高于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的,按收费标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况的,按收费标准加两倍征收排污费。企业生产工艺、装备及产品,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正)》规定的淘汰类的,按收费标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企业VOCs排放浓度值低于国家或省规定的排放限值50﹪以上的,减半征收排污费。  四川:对于排放浓度低于规定排放限值的50%(含50%),且当月未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为每当量0.6克。对于排放浓度高于规定限值,或排放量高于规定总量指标,或企业生产装备或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正)》规定的淘汰类的,征收标准为每当量3.6元;同时存在上述三种情况的,征收标准为每当量4.8元。  天津:(1)VOCs排放浓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含50%),减半征收排污费;(2)VOCs排放浓度值高于规定的排放限值,或者VOCs排放量高于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的,加一倍征收排污费;同时存在本项中上述两种情况的,加二倍征收排污费;对属于淘汰类生产工艺装备或产品的,加一倍征收排污费。  辽宁:试点行业VOCs排放浓度高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限值,或者高于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的,按照本通知规定的征收标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加二倍征收排污费。企业生产工艺装备或产品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修正)》规定的淘汰类的,按照本通知规定的征收标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企业VOCs排放浓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减半征收排污费。具体按照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保部关于执行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政策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辽环函[2015]244号)要求执行。

2019/11/13 14:07

包装印刷业VOCs排放现状与综合治理

一.包装印刷行业概况  2015年中国印刷业总产值达到10857.5亿元,同比增长5.3%;营业收入11740.16亿元,同比增长5.82%;利润总额814.66亿元,同比增长5.01%;全国印刷企业约有10.5万家,从业人员339.4万人,全行业资产总额11763亿元,2014年规模以上(营业额2000万以上)印刷企业4950家,主营业务收入6579.52亿元;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3125家。  整体规模居全球第2位。行业集中度较低,大且强的企业少。  包装印刷是印刷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全国从事包装印刷的企业4万余家,占全国印刷企业总数的43%左右,营业收入8764.62亿元,同比增长7.53%;利润总额531.34亿元,同比增长7.53%;2014年规模以上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837家,主营业务收入5025亿元。年产值同比增长12.7%。  分类1:按承印材料分,纸制品包装印刷,塑料包装印刷,金属包装印刷,其他类包装印刷;分类2:按印刷方式分,平版印刷(胶印)、凹印、柔印,凸印、丝印,其他。  据相关资料估算,包装印刷业VOCs排放总量超过200万吨。包装印刷行业的VOCs排放主要集中在印刷、烘干、复合和清洗等生产工艺过程中,主要来源于油墨、粘合剂、涂布液、润版液、洗车水、各类溶剂等含VOCs的物料的自然挥发和烘干挥发。  塑料彩印软包装行业是包装印刷业VOCs排放的主力军。为实现产品效果,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主要是乙酸乙酯、甲苯、丁酮、异丙醇等。因此塑料彩印软包装行业是包装印刷行业中的重点。业内估算超过120万吨/年。(治理重点)  三、包装印刷业VOCs综合治理  对包装印刷行业VOCs综合治理的基本认识:  阶段性重点工作;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行业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  势在必行,不治不行(排放不达标、不治理将退出)  开始起步,方兴未艾(13开始认识、14年开始行动)  问题不少,需要支持(认识、技术、资金、政策)  行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关注点和着力点。  治理思路:标本兼治、全程控制。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双管齐下,重在源头。  1、加强源头控制  推广使用清洁生产环保原料。推广使用水性油墨,单一组分溶剂的油墨;鼓励使用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油墨、胶粘剂、清洗剂;鼓励使用紫外光固化(UV)油墨,承印物清洗、设备洗车时采用低挥发和高沸点的清洁剂(环保洗车水或W/O清洗乳液等)替代汽油等溶剂,平板印刷企业采用无/低酒精化学溶剂作为润版液(酒精含量不多于5%)。  2.加强过程控制  (1)规范稀释剂、清洗剂储存。挥发性物料宜采用储罐集中存放,并采用管道输送。沸点低于45℃的甲类液体应采用压力储罐储存,并按相关规范落实防火间距;沸点高于45℃的易挥发介质如选用固定顶储罐储存时,须设置储罐控温和罐顶废气回收或预处理设施,储罐的气相空间应设置氮气保护系统,储罐排放的废气须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装卸应采用装有平衡管的封闭装卸系统。  (2)规范原料调配、转运与使用。溶剂型油墨、稀释剂、溶剂型胶水等调配应在独立密闭间内完成,废气收集处理;转运过程应采用密闭的盛装容器;使用过程宜采用密闭的泵供、回收系统;溶剂型油墨日用量大的企业应采用中央供墨系统。  (3)完善废气收集  产生VOCs污染物的生产工艺装置或区域进行废气收集。  (1)上墨、上光、上胶及各过程烘干废气应收集处理;  挥发性物料日用量大的企业,其调墨/调胶间废气应有效收集。  (2)上墨、上光、上胶等生产设备应密闭,不能密闭时,应设置局部排风系统。  (3)溶剂型油墨、光油、胶水废气总收集效率不低于90%。  (4)VOCs污染气体收集与输送应满足《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要求,集气方向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管路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分及走向标识。  3.加强末端治理  产生的VOCs必须设立高效净化处理装置,确保达标排放。  根据产品、工况、风量、温度;废气中污染物特征浓度等参数选择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  难点、重点、关键之所在:“经济适用”,避免“花钱买罪受”、“大马拉小车”等问题发生。  塑料彩印软包装行业排放与治理(重点)  行业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30多年一直15%以上快速增长,居包装印刷行业增长之首。2015年度软包装产品产量约600万吨,产值约1300亿元,预测十三五期间增速6.9%行业发展不平衡呈南强北弱、大少小多格局,全国约8000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的5%左右,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最强;亿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占比95%以上,广东痷埠、温州龙岗、安徽桐城、河北雄县东光等地区是小微企业集聚区。  行业估算VOCs排放约120万吨。

2019/11/13 14:14

记盛达联创参展第十六届北京木工展

第十六届北京木工展将于2016年6月1-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两年一度的木工行业盛会,势必为业界人士带来更多的惊喜!  北京盛达联创节能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行业的领军企业展位位于国际展馆8b19展位,该展馆汇集了国际上同类行业的公司,为我公司的品牌宣传和提升增色。  历时4天(6月1-4日)的展会,盛达环保展台吸引了无数参展者的驻足,而工作人员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耐心地与参展者沟通,展品的特色和优势,在我公司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精彩的演说及演示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会场上的专业观众及参展企业对产品有一定了解之后,都表现出浓厚的合作意向。  在环保产业风起云涌的今天,北京盛达联创将以更为成熟、专业的态度,为环保行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智能化、节能化的解决方案,为环保产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注:“第十六届国际木工机械及家具生产设备展览会”与“国际木工机械配料展览会”(简称“2016北京木工展”)首办于1986年,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专业木工机械展示采购平台。30年来不断积淀丰富经验和业内资源,一路紧跟市场步伐,创新求变,引领木工家具企业探索创新木工科技,与中国的木工机械及家具制造产业共同成长。

2019/11/13 14:19

国家发改委:申报环保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发改高技〔2015〕1303号),着力提高环保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我委决定组织实施环保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构建环保领域创新网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总体思路  为满足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的突出问题,以及污染防治成套技术、装备和材料的重大需求,按照坚持问题导向、防治结合、全过程控制和协同治理的原则,围绕先进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修复等环节建设布局相关创新平台,加强重大技术装备及产品的研发和工程化,以提升环保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推进我国环保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专项目标  未来2-3年,建成一批环保领域创新平台,为环保领域相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和完善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  三、专项建设内容和重点  (一)提升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能力  1、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建设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污染源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氨、重金属(汞等)等连续监测、现场快速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多参数多污染物连续监测,石化、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预警,车载、机载和星载等监测,PM2.5、VOCs化学成分快速检测、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等关键共性技术、设备的研发、集成与工程化,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大气环境污染监测装备研发和可靠性试验能力。  2、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烟气污染控制技术难以满足管理需求、一次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技术薄弱等问题,建设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燃煤等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PM2.5和臭氧主要前体物联合脱除及资源化、烟气汞等重金属与其它污染物协同控制、一次PM2.5高效净化、宽温带高强度及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业炉窑多污染物(常规污染物、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协同控制治理、烟气净化系统优化设计等技术、材料、工艺与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促进工业烟气治理技术装备升级。申请单位需具备开展工业规模烟气多污染物协同/联合控制技术研发、工程化试验与集成能力。  3、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VOCs治理技术薄弱、关键材料和装备运行可靠性低的问题,建设VOCs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石化、包装、印刷、家具、汽车和船舶制造、电子等重点行业VOCs源头和过程控制,新型高效吸附、催化、低浓度VOCs吸附浓缩、高效蓄热式燃烧、臭氧催化氧化、生物净化、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及组合治理、VOCs检漏及预警等技术、材料、工艺和成套装备的研发、集成和工程化,提高我国VOCs污染控制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开展典型规模企业、工业园区VOCs污染控制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工程化试验能力。  4、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机动车船保有量大、污染排放控制技术落后于管理和应用需求的问题,建设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满足下一代汽油车(国Ⅵ)排放标准的高性能材料及系统集成,新一代柴油车用颗粒捕集器载体、柴油机颗粒物及氮氧化物净化、柴油机排气升温和排气污染在线监测,船用柴油机颗粒捕集、排气催化净化系统等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高我国车船污染排放控制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有为各类车船发动机配套污染控制材料和净化器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二)提升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  1、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先进水环境污染监测仪器稳定性不高、寿命短的问题,建设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水中多种重金属监测、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生物毒素监测、水质毒性监测、生物监测及多目标物同步监测,新一代多参数水质和污染源连续监测装备物联化、便携应急监测、连续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等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升我国水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开展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设备研发和可靠性试验能力。  2、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湖泊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较严重、治理技术装备工程化水平低的问题,建设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湖泊外源污染强化控制、城镇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滨岸生态治理与修复重建、污染底泥治理及原位修复、蓝藻控制,蓝藻水华预警及应急处置、营养盐调控、水力调控等技术、材料、工艺与装备的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提高我国湖泊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开展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整体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材料、装备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3、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危害大、难治理的问题,建设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液)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新型高效节能蒸发、低能耗湿式燃烧、生物强化和低能耗高效生物反应器、低能耗高效臭氧催化氧化、电解催化氧化、超临界氧化等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高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有开展典型行业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综合解决方案、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4、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高、资源化利用率低、氮磷污染负荷大的问题,建设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厂节能提标改造、新型高效水处理材料与药剂、深度脱氮除磷、高级氧化、先进膜处理技术与组件、安全高效消毒、有价物质资源化、污水厂工艺智能控制、再生水安全评价,以及村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成套装置、区域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控系统等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升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开展大中型污水厂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工艺、装备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三)提升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  1、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的问题,建设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农田土壤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快速检测、污染源识别、风险评估、农艺调控、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原位钝化/固定/生物阻隔、生态修复等技术、药剂、设备的研发和工程化,保障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申请单位需具有开展规模化农田污染防控修复方案、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能力。  2、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石油、化工、冶炼、矿山等污染场地对人居环境和生态安全影响日益突出的问题,建设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污染场地及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强化气相抽提(SVE)、热脱附、等离子体修复、化学淋洗、氧化/还原处理、重金属固化稳定化、重金属电动分离、生物修复、地下水空气注入/多相抽提/渗透反应墙、采样测试、污染监控等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升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有开展典型行业(工业园区)污染场地修复整体解决方案、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四)提高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水平  1、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污泥产量大、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建设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高效低耗预处理、低能耗压滤脱水、低能耗深度干化、高效厌氧消化、绿色节能改性调理、工业污泥无害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污泥安全处置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升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有开展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工艺、装备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2、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焚烧处理技术装备工艺稳定性不高、二次污染突出的问题,建设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先进高效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和其它热处理、高效烟气无害化处理系统、热能高效利用系统、飞灰中二噁英解毒和重金属稳定化、飞灰安全处置、焚烧炉渣安全利用、渗滤液处理和除臭、危险废物工业炉窑共处置、衍生燃料制备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升我国垃圾焚烧技术水平。申请单位需具有开展垃圾焚烧设施及关键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工程化试验能力。  3、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畜禽养殖污染负荷高、排放达标水平较低的问题,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畜禽养殖污水脱氮除磷高效处理、分散型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沼液沼渣和恶臭无害化处理处置、畜禽养殖与有机农业种植配套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高我国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有开展大、中、小等养殖规模条件下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的研发、系统集成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四、具体要求  (一)请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4号)、《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和申报工作。  (二)主管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和备案工作,并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同一法人单位可选择其中1个实验室方向进行申报;同一主管部门对同一实验室方向,择优选择1个项目单位申报。  (三)为构建创新网络,申报单位需承诺,若通过评审成为以上环境保护领域创新平台的承担单位,将参与构建创新网络,以加强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四)项目申报方案需充分体现产学研用等单位的紧密结合,并进行实质性合作共建,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五)请主管部门在2016年4月1日前,将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一式2份报送我委(双面打印);同时请提供电子文本和有关附件等材料。  特此通知。

2019/11/13 14:20

中央表态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上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在北京闭幕。  这次会议首次阐述和部署了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安排了明年经济工作五大主要任务。  其中,会议对我国环境承载能力的判断尤为引人注目。会议认为,我国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如何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判断,它到底释放了何种信号?  (1)必须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

2019/12/23 12:08

静电粉末喷涂工艺及设备介绍

粉末涂料是一种含有100%固体份的,以粉末形态进行涂装并形成涂层的涂料。它与一般溶剂型涂料和水性涂料不同,它不使用溶剂或水作为分散媒介,而是借助于空气作为分散媒介的一种新型涂料。因此,粉末涂料及其工艺装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新技术,而静电粉末喷涂技术是粉末涂装中目前发展很快的一种涂装工艺。那么究竟什么是静电粉末喷涂工艺?静电喷涂又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去实现呢?赶紧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2019/12/23 12:09